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检测标准有哪些?

机制砂和石屑是现代建筑材料中常用的骨料,其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砂浆等建筑产品的性能和耐久性。因此,对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至关重要。以下是对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检测标准的详细介绍。

一、标准依据

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检测标准主要依据以下文件:

  1. 《建筑用砂》(GB/T 14684-2011)
  2. 《建筑用石屑》(GB/T 14685-2011)
  3. 《建筑用卵石、碎石》(GB/T 14685-2011)
  4. 《建筑用混凝土》(GB 50164-2011)
  5. 《建筑用砂浆》(GB 50203-2011)

二、检测项目

  1. 粒度组成

粒度组成是评价机制砂和石屑质量的重要指标。检测方法如下:

(1)筛析法:按照标准筛孔尺寸,将样品过筛,称量各筛孔的筛余量,计算各粒级含量。

(2)激光粒度分析仪法:利用激光粒度分析仪对样品进行粒度分析,得到粒度分布曲线。


  1. 堆积密度

堆积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检测方法如下:

(1)体积法:将样品装入容积为V的容器中,称量样品质量m,计算堆积密度ρ=m/V。

(2)体积计法:使用体积计测量样品体积,计算堆积密度。


  1. 表观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不包括空隙体积。检测方法如下:

(1)体积法:将样品装入容积为V的容器中,称量样品质量m,计算表观密度ρ=m/V。

(2)体积计法:使用体积计测量样品体积,计算表观密度。


  1. 吸水率

吸水率是指机制砂和石屑在水中浸泡一定时间后,吸收水分的质量百分数。检测方法如下:

(1)浸泡法:将样品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时间根据要求确定,取出样品,称量干燥质量,计算吸水率。

(2)快速吸水率测定仪法:使用快速吸水率测定仪测定样品吸水率。


  1. 磨损度

磨损度是指机制砂和石屑在磨损试验过程中,样品质量损失的程度。检测方法如下:

(1)磨损试验机法:将样品放入磨损试验机中,进行磨损试验,计算磨损度。

(2)人工磨损法:将样品进行人工磨损试验,计算磨损度。


  1. 压碎值

压碎值是指机制砂和石屑在压碎试验过程中,样品质量损失的程度。检测方法如下:

(1)压碎试验机法:将样品放入压碎试验机中,进行压碎试验,计算压碎值。

(2)人工压碎法:将样品进行人工压碎试验,计算压碎值。


  1. 碎石针片含量

碎石针片含量是指机制砂和石屑中针片状颗粒的含量。检测方法如下:

(1)筛析法:按照标准筛孔尺寸,将样品过筛,称量针片状颗粒的质量,计算含量。

(2)图像分析法:利用图像分析软件对样品进行图像处理,计算针片状颗粒含量。


  1. 混凝土工作性

混凝土工作性是指混凝土拌合物在施工过程中的流动性、保水性等性能。检测方法如下:

(1)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评价混凝土流动性。

(2)维勃稠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维勃稠度,评价混凝土保水性。

三、检测方法

  1. 筛析法:按照标准筛孔尺寸,将样品过筛,称量各筛孔的筛余量,计算各粒级含量。

  2. 体积法:将样品装入容积为V的容器中,称量样品质量m,计算堆积密度或表观密度。

  3. 浸泡法:将样品放入水中浸泡,浸泡时间根据要求确定,取出样品,称量干燥质量,计算吸水率。

  4. 磨损试验机法:将样品放入磨损试验机中,进行磨损试验,计算磨损度。

  5. 压碎试验机法:将样品放入压碎试验机中,进行压碎试验,计算压碎值。

  6. 筛析法:按照标准筛孔尺寸,将样品过筛,称量针片状颗粒的质量,计算含量。

  7. 坍落度试验:测定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评价混凝土流动性。

四、检测结果评定

  1. 粒度组成:根据各粒级含量,评定机制砂和石屑的粒度组成是否满足要求。

  2. 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机制砂和石屑的堆积密度和表观密度是否满足要求。

  3. 吸水率: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机制砂和石屑的吸水率是否满足要求。

  4. 磨损度: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机制砂和石屑的磨损度是否满足要求。

  5. 压碎值: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机制砂和石屑的压碎值是否满足要求。

  6. 碎石针片含量: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机制砂和石屑的碎石针片含量是否满足要求。

  7. 混凝土工作性:根据检测结果,评定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保水性等性能是否满足要求。

总之,对机制砂和石屑的质量进行严格检测,是确保建筑产品质量和施工安全的重要环节。施工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检测,确保所用机制砂和石屑符合要求。

猜你喜欢:金元素在线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