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与河砂的质量标准有哪些?
机制砂与河砂的质量标准在我国的建设行业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它们的质量直接影响到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以下是机制砂与河砂的质量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粒度组成
- 机制砂
机制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细度模数:1.6~2.2。
(2)含泥量:不大于3%。
(3)石粉含量:不大于15%。
(4)云母含量:不大于2%。
(5)轻物质含量:不大于1%。
- 河砂
河砂的粒度组成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细度模数:2.0~3.7。
(2)含泥量:不大于3%。
(3)石粉含量:不大于10%。
(4)云母含量:不大于2%。
(5)轻物质含量:不大于1%。
二、强度等级
- 机制砂
机制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压碎值:不大于30%。
(2)坚固性:不大于8%。
- 河砂
河砂的强度等级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压碎值:不大于30%。
(2)坚固性:不大于10%。
三、有害物质含量
- 机制砂
机制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硫化物及硫酸盐:不大于1%。
(2)氯化物:不大于0.5%。
(3)有机物:不大于0.5%。
- 河砂
河砂的有害物质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硫化物及硫酸盐:不大于1%。
(2)氯化物:不大于0.5%。
(3)有机物:不大于0.5%。
四、碱活性
- 机制砂
机制砂的碱活性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碱活性指数:不大于1.4。
- 河砂
河砂的碱活性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碱活性指数:不大于1.4。
五、色泽与杂质
- 机制砂
机制砂的色泽与杂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色泽:应符合JG/T 3035-1995《建筑用砂色度》的要求。
(2)杂质:不大于2%。
- 河砂
河砂的色泽与杂质应符合国家标准GB/T 14684-2011《建筑用砂》的要求。具体标准如下:
(1)色泽:应符合JG/T 3035-1995《建筑用砂色度》的要求。
(2)杂质:不大于2%。
总之,机制砂与河砂的质量标准对建筑行业具有重要意义。在选用机制砂与河砂时,应严格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检验,确保工程质量。同时,相关企业和施工单位应加强管理,提高砂料质量,为我国建筑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猜你喜欢:自动化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