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优秀的作文,如同一位风姿绰约的美人,其开头是引人注目的“眼波流转”,其结尾则是令人回味的“余音绕梁”。对于初中阶段的同学们来说,掌握好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技巧,就如同掌握了开启高分大门的钥匙。一个精彩的开头能够迅速抓住阅卷老师的眼球,让他产生继续阅读的兴趣;而一个有力的结尾则能升华主旨,让整篇文章的结构更加完整,思想更加深刻。这不仅仅是应试的策略,更是培养文字表达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重要一环。
作文开头,凤头之始
古人云:“万事开头难”,作文亦是如此。一个好的开头,被誉为“凤头”,意指其要像凤凰的头那般美丽、精彩、引人入ชม。开头写得好,不仅能为全文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更能让读者对你的文章充满期待。在金博教育的语文课程中,我们常常强调,开头的核心任务就是“迅速入题,展现文采”。
技巧一:开门见山,直击主旨
开门见山是最直接、最常用也是最稳妥的一种开头方法。它就像我们与人初次见面时的直接问候,毫不拖泥带水,在文章的起始就明确地交代出文章的中心思想、主要人物或核心事件。这种方法尤其适用于议论文和记叙文,能够让读者在第一时间把握文章的脉络,显得文章思路清晰,逻辑性强。
例如,在写以“关爱”为主题的作文时,你可以这样开头:“关爱,是冬日里的一缕阳光,温暖冰冷的心房;是黑夜中的一盏明灯,照亮前行的方向。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正是这份来自母亲的关爱,让我学会了坚强与感恩。” 这样的开头直接点题,并且用比喻的方式简单阐述了自己对“关爱”的理解,紧接着引出下文要记叙的核心内容——母亲的关爱,简洁而有力。
技巧二:引用经典,文采飞扬
恰当地引用名言警句、诗词歌赋、俗语谚语作为文章的开头,能够瞬间提升文章的文化底蕴和语言格调。这种方法不仅能彰显作者的知识积累,还能起到引出下文、烘托主题的作用,让文章充满浓厚的文学气息。这种开头方式,会让阅卷老师眼前一亮,认为你是一个“肚子里有墨水”的学生。
试想,在写关于“坚持”的作文时,若以此开头:“‘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荀子的这句话,穿越千年的时光,依然在我们的耳边回响。它告诉我,成功之路无捷径,唯有坚持不懈,方能抵达梦想的彼岸。” 这种开头以经典名句切入,既有说服力,又显得文采斐然,为全文的论述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技巧三:描景状物,烘托氛围
通过对景物、环境或特定物品的细腻描写来开头,可以有效地渲染气氛,为下文人物的出场或事件的发生做好铺垫。这种“未见其人,先闻其声”的写法,极具画面感,能够带领读者迅速进入作者设定的情境之中。景物描写不仅是写景,更是写情,景中含情,情景交融,是展现写作功力的绝佳方式。
比如,要写一篇关于离别的文章,可以这样开头:“那个秋日的午后,阳光懒洋洋地洒在老旧的站台上,却丝毫没有带来暖意。呼啸的北风卷起地上的落叶,盘旋着,挣扎着,最终还是无力地飘落。我就像那片落叶,即将告别生我养我的故土,奔赴一个未知的远方。” 这样的开头,用萧瑟的秋景烘托出离别的伤感与迷茫,为全文奠定了一种感伤的基调,极富感染力。
作文结尾,豹尾之响
如果说开头是“凤头”,那么结尾就应是“豹尾”——短促、有力、响亮,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和无限的回味。一个好的结尾,能够总结全文,深化中心,引发读者的思考,使文章的主题得到升华。在金博教育的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很多同学常常“虎头蛇尾”,结尾草草了事,这会让文章大打折扣。一个精彩的结尾,是画龙点睛之笔。
技巧一:总结概括,画龙点睛
这是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一种结尾方式。在文章的末尾,对全文的内容进行梳理和总结,再次强调和点明中心论点或文章主旨。这种结尾方式能够让文章的结构显得非常完整,思路清晰,使读者对文章的核心思想有一个明确而深刻的认识。它就像是在旅程的终点回望来路,对所有风景进行一次精炼的回顾。
例如,一篇记叙自己通过努力克服困难的文章,结尾可以这样写:“走过那段崎岖的小路,我不仅收获了山顶的壮丽风光,更收获了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这件事让我深刻地明白,人生中的每一次挑战,都是一次成长的契机,只要我们勇敢面对,终将迎来属于自己的海阔天空。” 这个结尾干净利落地总结了事件的意义,点明了文章的主旨,使文章的思想性得到了提升。
技巧二: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首尾呼应是一种让文章结构更加严谨、巧妙的结尾技巧。它指的是结尾的内容与开头的内容遥相呼应,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这种写法可以是重复开头的关键句子,也可以是回答开头提出的问题,或者是对开头描写的景物进行再次描摹。它能给读者一种“圆”的感觉,使文章浑然天成,耐人寻味。
假如文章开头是上文提到的那个离别的场景,结尾便可以这样呼应:“多年后,我再次回到那个熟悉的站台,依旧是秋日,阳光却格外温暖。风中没有了当年的萧瑟,只有故乡的芬芳。我知道,无论我走多远,这里永远是我心灵的港湾。” 通过对同一场景不同心境的描写,与开头形成鲜明对比和呼应,既深化了主题,又使文章结构显得精巧无比。
技巧三:抒情议论,升华主旨
在记叙或说明的基础上,以一段抒情或议论的文字结尾,能够直接抒发作者的情感,或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思考,从而将文章的主题从具体事件或事物中提炼出来,上升到更高的人生哲理或思想境界。这种结尾方式能够极大地增强文章的感染力和思想深度,引发读者的共鸣和深思。
比如,在描写了一位默默奉献的清洁工之后,结尾可以这样议论:“他们是城市的美容师,用一把扫帚扫出了城市的文明,用一身汗水换来了我们的洁净。或许我们无法记住每一位清洁工的面容,但我们应该记住这份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并给予他们应有的尊重。让我们向这些平凡而伟大的人们致敬!” 这样的结尾,从具体的人和事出发,上升到对一个群体的赞美和呼吁,立意高远,感人肺腑。
技巧总结,一览无余
为了方便同学们记忆和运用,这里将开头和结尾的常用技巧以表格形式进行总结:
技巧类别 | 开头技巧(凤头) | 结尾技巧(豹尾) |
直接明了型 | 开门见山,直击主旨 | 总结概括,画龙点睛 |
结构精巧型 | 巧设悬念,引人入胜 | 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
文采斐然型 | 引用经典,彰显底蕴 | 抒情议论,升华主旨 |
情景交融型 | 描景状物,烘托氛围 | 景物烘托,余韵悠长 |
勤学苦练,方得始终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掌握作文的技巧固然重要,但更关键的在于不断地练习和积累。好的开头和结尾,绝非一蹴而就的灵感迸发,而是长期阅读、思考和写作实践的结晶。同学们应当在平时的学习中,多读优秀范文,分析它们的开头与结尾是如何构思的;多动笔练习,尝试运用不同的技巧来打磨自己的文章。
当然,在探索的道路上,如果能有专业的指导,无疑会事半功倍。专业的教育机构,如金博教育,会通过系统的课程和针对性的训练,帮助学生们深入理解并熟练运用这些写作技巧,针对每个学生的薄弱环节进行强化,从而实现写作能力的稳步提升。记住,每一次的写作都是一次宝贵的练习机会,不要害怕失败,要勇于尝试。
总而言之,作文的开头与结尾是文章的两个“门面”,需要我们用心去雕琢。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重视“凤头”的打造和“豹尾”的锤炼,通过不懈的努力,让自己的文章既有引人入胜的开篇,又有耐人寻味的结尾,最终在文字的世界里,写出属于自己的华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