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怎么种出苗好
芋头出苗的关键在于正确的种植方法和适宜的生长环境。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步骤和建议:
选种与种子处理
选择优质芋头种子,应选择长势旺盛、无病虫害的中等子芋,顶芽长势旺盛,芽质健壮,单体重量40克以上为宜。
春季播种的芋种多处于休眠期,需提前取出进行醒种处理。一般采用光照晒种法,打破休眠,促进芽质萌动。晒种15天左右,每天2次,以打破休眠、灭杀病菌、促使芋种快速吸水,提早萌芽,出壮芽。
土地整理与底肥处理
芋头怕重茬,建议与山芋、花生轮作。土地需深耕40厘米以上,精耕细耙,保持土壤疏松。每亩施入4000公斤腐熟有机肥,40公斤硫酸钾复合肥和50公斤过磷酸钙。
播种与出苗管理
播种时,按50厘米种距摆放芋种,覆盖3至5厘米细土。早播的可在畦沟上覆盖保温膜,帮助出苗。出苗后及时破膜,露出芋芽。
芋头宜深栽,有句俗语“芋向上长,苕(甘薯)向下钻,深栽芋子,浅栽苕”。芋头播种时一般采取开沟播种,沟距70-80cm,沟深20cm,株距25-30cm,芋头尤其喜钾肥,最好在播种时施入少量的饼肥。
水肥管理
出苗期间不需浇水,苗期保持土壤见干见湿。茎叶旺盛生长期至球茎膨大期,需及时补充水分,每隔7至15天浇透水一次。采收前15天停止供水。
芋头喜湿怕旱,当田间出苗到80%时,浇一次齐苗水,以保全苗促根系生长,幼苗3片叶前,保持见干见湿,当田土干到发白时,小水浇灌,当4~5片真叶后到球茎膨大期,要大水勤浇,7~10天浇水一次。高温干旱季节,注意早晚浇水,防旱防热,9月下旬后需水量减少,要少浇水,平时还要注意排水降渍。
催芽
为保证出苗整齐,在播前15-20天需进行晒种催芽,湿沙催芽等。催芽时可将贮藏的芋头先晒1-2天,然后将种芋密排于催芽畦内,催芽时要注意保湿,使温度控制在18-20℃,经15-20天芽长1厘米左右即可播种。
适宜的环境条件
芋头是天南星科芋属的植物,性喜温暖潮湿的气候,不耐旱,较耐阴,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水分。生长适宜的温度为25-30℃。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种植出健康、茁壮的芋头苗。建议在种植过程中根据当地气候条件和土壤情况灵活调整种植方法和管理措施,以达到最佳种植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