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的生产特征
青菜的生产特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形态特征
青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苔属,具有直根系。
茎直立,分枝较少,株高通常在30-90厘米之间。
叶子互生,分为基生叶和茎生叶两种。基生叶不发达,匍匐生长,呈椭圆形,有叶柄,大头羽状分裂。茎生叶和分枝叶无叶柄,下部茎生叶羽状半裂,基部扩展且抱茎,两面有硬毛和缘毛;上部茎生叶提琴形或披针形,基部心形,抱茎,两侧有垂耳,全缘或有技状细齿。
生长周期与效率
青菜的生长周期较短,见效快。有句俗话说:“一亩菜园十亩田”,说明种菜的辛苦和繁琐。
环境适应性
青菜喜冷凉,抗寒力较强。种子发芽的最低温度为3—5℃,在20—25℃条件下3天就可以出苗。开花期14—18℃,角果发育期12—15℃,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开花和角果发育,增加干物质和油分的积累。
青菜对水分需求较高,生育期长,营养体大,结果器官数目多。各生育阶段对水分的要求不同:发芽出苗期土壤水分应保持在田间持水量的65%左右;蕾苔期开花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5—85%;角果发育期为田间持水量的70—80%。
土壤与肥料
青菜是直根系作物,根系较发达,主根入土深,支、细根多。要求土层深厚,结构良好,有机质丰富,既保肥保水,又疏松通气的壤质土。在弱酸或中性土壤中,更有利于增加产量,提高菜籽含油率。
每生产100公斤青菜籽,氮磷钾三者的比例为1:0.35:0.95,对三要素的需求量相当于禾谷类作物的3倍以上。
地区差异与栽培方式
青菜有明显的阶段发育,冬性型青菜春化阶段要求0—10℃,需经过15—30天;春性型介于春、冬型之间,对温度要求不甚明显。
青菜为长日照植物,每天日照时数为12—14小时,能满足日照要求,开花结实小增加日照,可以提前开花结实。
南方地区四季都可以播种,主要以秋播为主,北方地区在春季播种。南方地区青菜一年四季都可以种植,但以秋播产量高,而且抽薹迟。幼苗有5—6片叶时移栽。定植时选择晴天下午进行,效果比较好,边移栽边浇定根水,每窝栽种一株。
采收与留种
青菜在叶片长大成熟后可以剥叶或者一次性收割上市。留种时选择叶片大,具有原品种特征特性、生长健壮,没有病虫害的并且抽薹一致的植株作种株,加强管理,种荚转黄时收割,晒干取种。
营养价值与药用功效
青菜为低脂肪蔬菜,含有膳食纤维,能与胆酸盐和食物中的胆固醇及甘油三酯结合,从而减少脂类的吸收,有降血脂的功效。
这些特征综合起来,为青菜的栽培提供了基础指导,包括选地、播种、田间管理、采收和留种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