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斑枯
番茄斑枯病是一种常见的番茄病害,主要由 番茄壳针孢菌引起,属于半知菌亚门真菌。该病主要危害番茄的叶片、茎和果实,尤其在开花结果期叶片上发生最多,果实受害较少。
症状识别
叶片:初发病时,叶片背面出现水浸状小圆斑,随后正反两面出现圆形或近圆形病斑,边缘深褐色,中央灰白色,稍凹陷,并散生黑色小斑点,直径2-3毫米,严重时布满全叶,导致叶片褪绿变黄。
茎部:病斑椭圆形,稍隆起,中间灰白色,边缘暗褐色。
果实:果实上散生黑色小斑点,直径2-3毫米,病部灰白色,边缘暗褐色,呈圆形隆起,犹如鱼眼状。
发病规律
越冬方式:病菌以菌丝体或分生孢子器在病残体、多年生茄科杂草和种子上越冬,成为次年初侵染源。
传播途径:病菌借风雨传播,从气孔侵入,病部产生分生孢子重复侵染。
发病条件:温暖潮湿及阴天有利于斑枯病发生,气温在15℃以上,遇阴雨天气,病害容易流行。高温干旱不利于发病。
防治措施
农业防治:
番茄采收后,彻底清除田间病株残余物和田边杂草,施用充分腐熟有机肥;及时打掉下部病叶、老叶,带出田外,集中销毁。
选用抗病性高的品种,先将种子晾晒1~2天之后,用50℃温水浸种30分钟,并不断搅拌热水;随后取出晾干催芽播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