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是怎么生长出来的

银耳是一种 腐生菌类,其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原始生长环境

银耳最初是生长在深山野岭和原始森林中死亡的树木上,需要散光照射和适当的温度和湿度环境。

人工栽培方法

随着技术的发展,人们开始采用人工育种和栽培的方法来生产银耳。最初使用段木进行种植,后来发展为使用木屑、木糠、高粱、玉米杆等农作物纤维经粉碎后装袋、消毒、接种,置于菇房中进行培养。

代料栽培

目前最常见的银耳栽培方法是代料栽培,即使用棉籽壳、废弃木屑、石灰粉、营养液及其他不明物混合在一起,装在塑料袋里,将人工提取的银耳菌种点进袋中,放置在生产银耳的室内工厂,通过人工控温控湿,并在菌袋开头撕布时喷洒农药来防虫。这种方法的优点是经济效益高,产量大。

生长条件

银耳的生长需要适当的温度和湿度,以及充足的营养物质。银耳菌丝几乎没有分解纤维素的能力,必须依赖香灰菌将木质素、淀粉等分解为银耳菌丝可以吸收的营养成分。银耳适宜的生长温度为18~26度,最适宜的温度为20~25度,且需要一定的湿度环境。

形态特征

银耳的子实体由10余片薄而多皱褶的扁平形瓣片组成,纯白至乳白色,一般呈菊花状或鸡冠状,直径5~10厘米,柔软洁白,半透明,富有弹性。干后收缩,角质,硬而脆,白色或米黄色。

通过以上信息,我们可以了解到银耳从野生状态到人工栽培的演变过程,以及其生长所需的条件和形态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