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盗铃的

掩耳盗铃是一则源自 《吕氏春秋·自知》的成语故事,讲述了一个春秋时期的小偷,想偷走范氏家的大钟,却因为怕钟声被人听见而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听不见。这个成语用来比喻 自欺欺人,明明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故事发生在春秋时期,晋国贵族智伯灭掉范氏后,有一个人想趁机盗走范氏家的大钟。当这个小偷用锤子砸钟时,大钟发出巨大的声响。出于害怕别人听见钟声,小偷急忙捂住自己的耳朵,以为自己听不见,别人也不会听见。然而,钟声依然传得很远,最终人们跑来把小偷抓住了。

这个成语的寓意在于提醒人们不要自欺欺人,正视客观存在的事实。钟的响声是客观存在的,不会因为个人的主观意志而改变。同样,其他客观存在的事物也不会因为个人的掩盖而消失。这个成语鼓励人们要诚实面对现实,不要采取闭目塞听的态度。

建议:在面对问题和挑战时,我们应该正视现实,采取积极的态度去解决,而不是自欺欺人,幻想通过掩盖事实来逃避责任或达到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