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腊肉和酱腊肉的区别
老腊肉和酱腊肉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发源与历史
酱肉:相传是由一位山东书生发明,他因一次意外将炖烂的肉涂到肉上,绷好后放凉再出售,结果意外的好吃,后来传入宫中成为御用食品。
腊肉:传说较多,最早的腊肉出现在周朝,《周易》中有所记载。民间传说腊肉是蚩尤族人在战败后逃亡时发明出来的,为了方便携带粮食而将肉腌制熏干。
制作方法
酱肉:主要由猪肉、甜面酱以及特制调味品腌制风干而成。制作过程中需要将细盐和香料分7次撒在肉上按摩,每天一次,腌制7天,再刷上清酱,入大缸内酱制8天,每天倒缸一次,然后捞出,挂在通风处晾干。
腊肉:以猪肉或羊肉为主,花椒、八角、丁香、香叶、茴香等香料为辅,经过风干熏制而成。制作过程中,选用上好的五花肉,把炒制后的盐、花椒、八角等香料抹于表面腌制3-7天,再用松木、果木等熏制而成。
制作材料
酱肉:主要原料为猪肉,有时也会使用羊肉、牛肉、鸡、鸭、鱼、猪牛羊的内脏等多种腊制品。
腊肉:除了猪肉外,还有羊肉、牛肉、鸡、鸭、鱼、猪牛羊的内脏等多种腊制品。
口感与风味
酱肉:呈鲜红色,肉质紧实,风味独特,口感筋柔。因为需要风干、发酵,让猪肉缓缓生成和释放小分子物质,所以腌制好的酱肉色泽酱红,晶莹凝玉,够润且不腻。
腊肉:多产自我国南方地区,成品色泽鲜润,口味醇香,且富含蛋白质、脂肪及多种微量元素。因为制作的方式不同,腊肉皮更硬,瘦肉更干,咸味更重,还带着一些烟火的焦香。
地域代表性
酱肉:较具代表性的主要有北京“天盛号”清酱肉、天津“天宝楼”清酱肉、上海酱风肉、广东酱风肉、江苏吴江酱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