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奶油乳化稳定性分析

稀奶油的乳化稳定性分析涉及多个因素,包括原料类型、添加物、处理工艺等。以下是一些关键点:

原料类型

纯乳脂稀奶油通常比植脂稀奶油稳定性差,需要添加胶体(如卡拉胶)和乳化剂来提高稳定性。

欧洲的稀奶油因欧盟标准更高,添加剂使用量较少,稳定性大体相当。

乳脂含量

乳脂含量越高,稀奶油的稳定性越强。例如,百钻稀奶油乳脂含量为35%,稳定性比30%左右的稀奶油更好。

添加物的影响

胶体:如卡拉胶、黄原胶等,可以提高稀奶油的稳定性。

乳化剂:如蔗糖酯SE1670和分子蒸馏单甘酯,对搅打稀奶油的稳定性有显著影响,最佳添加量均为0.2%~0.3%。

蛋白质:乳清蛋白(WP)和酪蛋白(CN)的比例及变性程度对稀奶油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例如,WP变性程度为60%时,稀奶油具有较好的乳液稳定性。

其他:单硬脂酸甘油酯(GMS)对不同乳化体系(如MCN-RDCs、CaC-RDCs、NaC-RDCs)的乳化稳定性有显著影响,其添加量需根据具体体系调整。

处理工艺

稀奶油在4摄氏度搅打稳定性最好。

使用中速搅打可以提高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