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口腊肉来源
城口腊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舜帝南巡时期。相传舜帝南巡时,品尝到了当地居民熏烤干的野猪肉,极为赞赏,并命令手下寻找这种野猪肉。其手下将其命名为“惜肉”。春秋时期,孔子传学授业时,有一巴地学生自巴地猎户家带一老腊肉赠予老师,被称为“束脩”,孔子食而珍之。因此,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500多年前。
城口县地处渝川陕三省市交界处,地形以群山环绕,这里盛产好吃的城口老腊肉。城口老腊肉的制作工艺获得了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称号。城口老腊肉以重庆高山生态猪为原料,结合500年的传统工艺,用青冈木慢火熏制出醇厚的腊香,肉质鲜嫩、咸香适口。
城口老腊肉不仅是一种美食,也是城口地区的重要经济支柱。2010年,城口老腊肉产销突破100万公斤,带动当地农户2.2万户,户平增收千元以上。城口老腊肉以其独特的口感和风味,深受消费者喜爱,成为了节日送礼与日常餐桌的佳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