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耳怎么种出来的

银耳的种植方法主要有两种:段木栽培和袋料栽培。

段木栽培

段木选择:选择适合银耳生长的树木,如油桐、枫杨、枫香等,锯成短段,钻孔,点入菌种,让银耳在段木上自然长成。一年一季,产量较少。

生长环境:对生长环境有较高要求,需要适合银耳自然生长的天然环境,如四川通江等地,采用生长满7年的青冈树作为基质。

袋料栽培

培养料:使用棉籽壳、麦麸、石膏等农副产品为主要原料,适当添加一些麦皮、米糠、石膏等为辅助原料,进行室内瓶栽和袋栽。这种室内代料栽培可以充分利用树枝、短木或边角木料经切碎磨粉后为原料,节省大量木材。

菌种制备:银耳菌种的分离主要在耳基、接种部位周围取材料,放于硅胶干燥器内2-3个月,然后取小块移入PDA斜面上,在22℃-25℃温度下培养10天-15天可获得白色的银耳菌丝。

培养过程: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到专用袋子里,绑扎好之后蒸煮消毒,冷却后带到无菌室接种。一周多后,每天喷水三次,保温22度,环境湿度80%,通风三次,一次十分钟,弱光环境。半个月后,菌丝长满,解开绑扎一端,多喷水,温度不变,增加湿度到85%,通风四次,一次20分钟,排掉黄水。20天左右,出现原基,割膜,湿度90%,通风时间一次半个小时。25天后,出朵,取布,保湿,通风时间在一个小时左右。一个多月时,不喷水,湿度降低80%,通风时间半个小时。晴天采收。

建议

选择合适的栽培方式:根据当地资源条件选择段木栽培或袋料栽培。段木栽培产量较少,但品质较好;袋料栽培产量高,适合大规模生产。

控制环境条件:银耳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室内温度保持在22-25度,相对湿度85%-95%,并且每天会定时通风。

防病虫害:在种植过程中要注意防虫和消毒,确保银耳生长环境干净,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和注意事项,可以有效地种植出高质量的银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