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南的特产腊肉

陕南的特产腊肉,也被称为盐肉或熏肉,是陕南秦巴山区一带的传统美食,拥有悠久的历史。以下是关于陕南腊肉的一些详细信息:

历史渊源

陕南腊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两千多年前,早在张鲁称汉王、兵败南下途经汉中时,当地人就用上等腊肉招待过他。

清光绪二十六年,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避难西安,陕南地方官吏进贡的腊肉深得慈禧太后的喜爱。

制作方法

腊肉的制作一般在冬至前后十天开始,将分割好的猪肉加盐、辣椒面、花椒面以及大茴、八角、桂皮、丁香等香料进行腌制,腌制5至15天。

腌制好的猪肉用棕叶绳串挂起来,滴干水分后,选用甘蔗皮、柏树枝、椿树皮、柴草火等慢慢熏烤,也可挂于烧柴火的灶头顶上或烤火炉上空,用烟火慢慢熏干。

风味特点

熏制好的腊肉表里一致,煮熟切成片后透明发亮,色泽鲜艳,黄里透红,吃起来味道醇香,肥不腻口,瘦不塞牙,风味独特,营养丰富。

陕南腊肉因系柏枝熏制,夏季蚊蝇不爬,经三伏而不变质,成为别具一格的地方风味食品。

保存与食用

陕南腊肉易于保存,一个夏天结束后,肉质不变质,一年四季都可以尝到腊肉。

腊肉可以煮熟后直接食用,也可以加入其他菜肴炖着吃或炒着吃,风味独特,深受当地人喜爱。

地理标志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