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米饭的由来

乌米饭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以下是其中几个较为流行的说法:

目连救母

在江苏溧阳,乌饭的传说与释迦牟尼的弟子目莲有关。目莲的母亲在十八层地狱饿鬼道受苦,目莲为了给母亲送饭,发现一种树叶的汁液乌黑,用其浸米煮成乌饭,饿鬼狱卒不再争抢,母亲得以饱腹。目莲最终救母脱离饿鬼道。

南烛叶染米

南烛叶,又名乌饭树叶,是宜兴南部山区的植物。乌米饭是用南烛叶的汁液将白糯米染黑后蒸熟,吃起来香糯可口,带有特殊清香。唐代时,农历四月初八被称为乌饭节,这一习俗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仍有保留。

韦特桂的传说

在广西壮乡,乌米饭与一位名叫韦特桂的壮人有关。韦特桂在土司手下当差,因大旱被陷害,最终被官兵捉拿并烧山。乡亲们将他葬于枫树旁,每年三月三用枫叶等植物汁液染米蒸熟后祭祀他,这一习俗流传至今。

孙膑的故事

战国时期,孙膑被庞涓陷害关进猪舍,老狱卒用乌饭树叶煮糯米,捏成猪粪样的饭团送给孙膑。孙膑吃了这种饭团后身体恢复健康,并最终逃出监狱。因此,立夏吃乌米饭的习俗在杭州一带流传。

畲族的传说

畲族有一个关于乌米饭的传说,相传雷万兴被官家抓去后,乡亲们用乌稔树叶煮饭,使狱卒不敢抢食,从而保住了他的性命。此后,每年的三月初三,畲族人民都会煮乌米饭庆祝。

这些传说不仅丰富了乌米饭的文化背景,也反映了民间对其美味和寓意的喜爱。乌米饭不仅是一种美食,更是承载了孝心、智慧和坚韧不拔精神的传统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