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称红烧肉

红烧肉,又称 东坡肉滚肉,是中国传统的经典菜肴之一,以其色泽红亮、口感软糯、味道醇厚而广受喜爱。红烧肉的主要食材是五花肉,配以葱、姜、八角、桂皮、料酒、生抽、老抽、冰糖等调味品,经过慢火炖煮,使肉质酥烂、肥而不腻。

红烧肉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5世纪,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已有红烧肉的具体做法记载。据说,宋代诗人苏轼特别喜爱这道菜,并且还对其制作方法进行了改进,于是后人就把这道菜称为东坡肉。此外,红烧肉在炖煮过程中,肉在锅里翻滚,因此得名滚肉。

红烧肉的烹饪方法多种多样,但经典的做法包括将五花肉洗净切块,煸炒至金黄色,加入生抽、老抽、姜片、蒜瓣、八角和适量清水,高压煮20分钟。红烧肉色泽红亮诱人,泛着油润的光泽,红褐色的外皮透着一种醇厚质感,肥而不腻,入口酥软即化,瘦肉部分鲜嫩多汁,肥瘦相间,口感层次丰富。

红烧肉不仅在中国各地流行开来,还逐渐演变成多种不同的做法和风味。它是一道既可大雅,亦可大俗的菜式,符合大众口味,是家庭聚餐和节日庆典的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