芋头状元故事
《芋老人传》中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
明朝时期,有一位穷书生进京赶考。由于没有钱住店,他不得不在一天傍晚饥寒交迫之际,在一位农夫的房檐下避雨。农夫见他可怜,便将他叫进屋里,给他一块芋头吃。书生吃得香甜无比,对农夫感激涕零。
后来,这位穷书生金榜题名,成为了相国。他吃遍了天下的山珍海味,但越吃越觉得没有味道。于是,他怀念起当年在赶考途中吃过的芋头,便找到那位农夫,请农夫煮一块芋头给他尝。结果,他大失所望,因为现在的芋头怎么也不如过去的香甜可口。
农夫见状,便告诉书生:“你现在的地位变了,当时你饥寒交迫,芋头就是美味佳肴。如今你做着高官,享着厚禄,每天吃着山珍海味,当然尝不出那晚芋头的滋味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 人的味觉往往会受到自身地位和环境的影响。在饥饿和困境中,简单的事物也能带来极大的满足和幸福感;而在富裕和奢华中,即便是再美味的食物也会变得索然无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