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红柿发褐色
西红柿发褐色的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
生理性病害
西红柿茶色果:这是一种生理性病害,主要由气温低和氮肥施用过多引起。氮肥施用过多会导致叶绿素含量增高,叶绿素分解速度变慢,影响番茄素和胡萝卜素的形成。当气温低于16度时,胡萝卜素形成慢,低于24度时,番茄素形成受抑制,导致西红柿着色不良,出现茶色果。
细菌性病害
晚疫病:一般从果柄附近开始发病,病斑会慢慢变为黑褐色。
细菌性溃疡病:危害较重,可能导致全棚死棵。发病后病斑会逐渐扩大并变成黑褐色。
真菌性病害
绵腐病:主要侵害未成熟的果实,病部初现淡褐色斑,逐渐形成同心轮纹状斑,最终变为深褐色,皮下果肉也变褐。
软腐病:多发生在青果上,病果保持原状,内部果肉迅速腐烂并有恶臭味。
炭疽病:病部初生水渍状透明小斑点,扩大后呈褐色,略凹陷,具同心轮纹,并分泌淡红色粘状物。
镰刀菌果腐病:主要为害成熟果实,病部初呈淡色,后变褐色,无明显边缘,扩展后遍及整个果实。
营养缺乏或失调
缺钙:植株坐果后若遇到高温天气、干旱天气或缺水、缺钙时容易发生脐腐病,病部初现水渍状病斑,后逐渐变为黑褐色。
防治建议
改善环境条件:注意调节棚内温度和湿度,避免过高或过低的温度,保持适宜的土壤水分。
合理施肥:控制氮肥施用量,避免过量施用,同时注意补充钙肥和其他微量元素。
及时摘除病果:发现病果后及时摘除,带出田外处理,减少病害扩散。
药剂防治:在发病初期使用适当的杀菌剂,如瑞毒霉、百菌清、代森锰锌等,按照说明书进行喷雾防治。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控制西红柿发褐色的问题,提高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