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瓜土传病
苦瓜的土传病害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枯萎病
病原菌:尖镰孢菌苦瓜专化型。
症状:植株发黄和萎蔫,严重时高达60% - 80%的发病率,影响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选育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蔓枯病
病原菌:球腔菌属蔓枯病菌。
症状:茎蔓结合部附近龟裂,严重时茎蔓干枯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疫霉病
病原菌:疫霉菌属寄生霉菌。
症状:根茎部产生水渍状病斑,阻碍水分养分输送,导致植株萎蔫青枯死亡。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白粉病
病原菌:二孢白粉菌及瓜类单囊壳菌。
症状: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粉状霉斑,后期叶片布满白粉,变黄褐色干枯。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药剂防治。
霜霉病
病原菌:古巴假霜霉菌。
症状:叶片出现浅黄色斑块,严重时病斑融合为斑块,湿度大时在叶背面长出白色霉状物。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猝倒病
病原菌:腐霉和疫霉菌。
症状:幼苗茎基部或胚轴中部初期呈水渍状,后变为黄褐色,幼苗出现猝倒。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瓜白绢病
病原菌:未知。
症状:全株枯萎,茎基缠绕白色菌索或茶褐色小核菌,患部变褐腐烂。
防治方法:重病地避免连作,及时检查,发现病株及时拔除、烧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苦瓜穿孔病
病原菌:未知。
症状:叶斑近圆形,黄褐色至黄白色或灰白色,后期病斑组织易脱落成叶片穿孔。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瓜菌核病
病原菌:未知。
症状:果实和茎蔓染病,初呈水渍状,后长出白色菌丝,菌丝纠结成黑色鼠粪状菌核。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苦瓜叶枯病
病原菌:未知。
症状:叶片背面叶缘或叶脉间出现水浸状小点,湿度大时叶片失水青枯,天气晴朗气温高易形成褐斑。
防治方法:加强栽培管理,药剂防治。
苦瓜炭疽病
病原菌:未知。
症状:瓜条、叶片和茎蔓染病,初为浅黄色,后变为红褐色,潮湿时产生粉红色黏稠物。
防治方法:预防为主,综合治理。
这些病害主要以土壤、流水、种子和未腐熟的粪肥传播为主,病菌菌丝生长温度为4 - 38℃,最适温度为25 - 30℃。在生产上,防治这些病害主要采取种植抗病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和化学防治等综合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