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怎么生长过程

金针菇的生长过程可以分为以下几个阶段:

菌丝体生长阶段

播种后10天内:如有个别地方菌种未萌动,可洒石灰水促进萌动。

7-10℃条件下:15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畦面,30天左右菌丝深入到料面下5厘米左右。

40天:揭膜通风催蕾,保持80%以上的高湿环境,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促使菌床由灰白色转为雪白色。

菌床呈雪白色并有大量琥珀色液滴时:立即进行催蕾,方法是将培养料上的地膜支高10-20厘米,使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连续进行一个星期,产生大量菇蕾。

出菇前:保持菌床湿润,但不能有积水,温度控制在10-12℃,并避直射光。

子实体生长阶段

催蕾后:保持菌床湿润,每天揭膜通风10分钟,使菌床由灰白色转为雪白色。

菇蕾出现后:将培养料上的地膜支高10-20厘米,使空气湿度达到80%以上,每天通风2-3次,每次20分钟,连续进行一个星期,直到菇蕾长到适当大小。

采收前:保持菌床湿润,温度控制在10-12℃,并避直射光。当菌盖达到1厘米,身高10厘米时,即可采收。

再生生长阶段

切根:将金针菇切掉根部后,可以再生生长。选择新鲜、根部完好的金针菇,切根时从颜色较深、底部较硬的地方开始切。

容器与培养液:选择一个适当的容器,如塑料盒、纸箱或木箱等,底部铺上一层大约5厘米厚的培养基质,确保排水层畅通。在容器中加入两三勺子的小苏打或食用碱,添加上适量的清水,搅拌均匀。

发芽:将切好的根部放在湿润的纸巾或化妆棉上,容器口上面包上保鲜膜,放置在阴凉的地方,等待一段时间,金针菇就会生长出来。

日常养护

湿度管理:在容器上方覆盖一层保湿材料如湿毛巾或纸巾等,以保持容器内的湿度。

温度控制:金针菇喜欢温度适中的环境,通常在20-25℃之间。

通风:定期揭开保鲜膜通风,保持空气流通。

病虫害防治:定期检查菌袋的状况,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通过以上步骤,金针菇可以顺利完成生长周期,从播种到采收大约需要40-60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