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烧肉早期
红烧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 公元5世纪,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中已经明确记载了红烧肉的具体做法,这是目前现存最早的记载。此外,南朝梁代的《玉台新咏》中也有提及红烧肉,但其在文献中的记载时间晚于《齐民要术》。
关于红烧肉的历史,还有以下一些传说和故事:
苏东坡与红烧肉:
据传宋朝文学家苏东坡在杭州做官时,深受百姓爱戴,并组织民工在西湖筑起了一道堤坝。为感谢苏东坡,当地百姓送给他猪肉,他将其切成方块,烧得红酥酥的,然后分给民工过年。这道菜后来被称为“东坡肉”。
唐太宗与红烧肉:
唐朝时期,唐太宗李世民曾品尝过一道名为“炖肉”的菜肴,其色泽红亮,味道鲜美,深受他的喜爱。这道菜被认为是红烧肉的雏形。
早期的红烧肉做法较为原始,主要是将猪肉整只洗净后劈成四份,然后下釜煮。通过反复煮将猪肉的油脂逼出来,以达到肥而不腻的口感。这种做法在《齐民要术》中有所描述,并且后来的《猪肉颂》中也有记载。
总结来说,红烧肉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北魏时期,最早的记载出现在《齐民要术》中。后来的传说和故事则将红烧肉与苏东坡联系起来,并提到唐朝时期唐太宗也曾品尝过类似的菜肴。早期的红烧肉做法以整只猪煮,然后切块炖煮,通过反复煮和油脂的逼出,达到肥而不腻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