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针菇种植过程图解
金针菇的种植模式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瓶栽
准备工具:毛巾或棉布、一个容器(如纸箱、脸盆、小桶)、剪刀、喷壶。
步骤:
1. 拔掉海绵,拽出袋口,沿着菌包边缘将多余部分塑料袋剪掉。
2. 湿毛巾打湿,包好菌包,湿毛巾尽量靠近开口处,不要用湿毛巾盖住开口处。前期不要喷水,长出小菇2-3厘米再每天喷水,一天5-6次,一次2-3下,少量多次。生长过程中,湿毛巾始终包裹住菌包。
3. 放置在容器里,每天保持湿毛巾湿润,注意通风良好,光线阴暗或黑暗。
4. 采收:高度长到10厘米左右即可采收。种完一茬后,胶带粘上原来口,重新在别处划口,按原管理方法继续等待下次出菇。
袋栽
准备工具:容器(如塑料盒、纸箱或木箱)、培养基质(如棉籽壳、玉米芯、木屑等)、剪刀、喷壶。
步骤:
1. 在容器底部铺上一层大约5厘米厚的培养基质,确保排水层畅通。
2. 将准备好的金针菇根均匀地铺在培养基质上,尽量让根系舒展开来。
3. 轻轻覆盖一层培养基质,以完全覆盖金针菇根为准。
4. 保持基质的湿润状态,以促进菌丝的生长。
5. 在容器上方覆盖一层保湿材料如湿毛巾或纸巾等,以保持容器内的湿度。
6. 在容器上方放置一个纸箱或黑色塑料袋等遮光物,以保持黑暗环境,促进金针菇的生长。
7. 保持适宜的湿度和通风,定期检查菌袋的状况,防止虫害和病害的发生。
8. 当金针菇菌丝生长到一定程度后,使用消毒的工具将菌盖剪断,取下即可收获。
床架栽培
准备工具:菌袋、床架、保湿材料(如湿毛巾或纸巾)、遮光物(如黑色塑料袋)。
步骤:
1. 将菌袋解去扎口并松开塑膜,然后进行码垛,两头出菇,一般可码6-10层甚至更高。
2. 将采用立体栽培的菌袋从中切断,成为两个独立的无底菌袋。
3. 采用折底定型方底塑料袋时,则将其底部塑膜划破切去。
4. 棚内建畦,深约10厘米,灌透水后将菌袋立于畦内,用少量土加以固定。
5. 出菇期间经常往畦内浇水,使基料能够保持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水分。
6. 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会造成病害;湿度过低,会导致子实体干枯。
畦式栽培
准备工具:菌袋、畦、保湿材料(如湿毛巾或纸巾)、遮光物(如黑色塑料袋)。
步骤:
1. 将采用立体栽培的菌袋从中切断,成为两个独立的无底菌袋。
2. 采用折底定型方底塑料袋时,则将其底部塑膜划破切去。
3. 棚内建畦,深约10厘米,灌透水后将菌袋立于畦内,用少量土加以固定。
4. 出菇期间经常往畦内浇水,使基料能够保持子实体生长发育所需水分。
5. 控制好温度和湿度,温度过高,会造成病害;湿度过低,会导致子实体干枯。
这些种植模式各有优缺点,选择哪种模式取决于具体的栽培条件、资源投入和市场需求。建议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和调整,以达到最佳的种植效果和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