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萝卜白粉病
胡萝卜白粉病是一种由 蓼白粉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胡萝卜的叶片和叶柄。病害初期在叶背或叶柄上产生白色至灰白色粉状斑点,随后发展为叶表面和叶柄覆满白色粉霉层,并形成许多黑色小粒点。严重时,植株叶片由下至上逐次变黄枯萎。
发病规律
病菌在温室蔬菜上或土壤中越冬,借风和雨水传播。在高温高湿或干旱环境条件下易发生,最适发病环境温度为20-25℃,相对湿度40-95%,但以高湿条件下发病重。最适感病的生育期为成株期至生长中后期。发病潜育期5-7天,分生孢子萌发温度为15-30℃。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选择抗病品种,如金港五寸、三红胡萝卜等。
合理轮作,与禾本科、非伞形科等作物实行2年以上轮作,以降低病原菌数量。
清洁田园,及时摘除病、老叶,收获后及时清理病残体,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深翻土壤。
合理施肥,避免偏施、过施氮肥,增施磷、钾肥,防止徒长。
注意通风透光,降低空气湿度。
药剂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使用三唑酮等药剂进行喷雾防治,间隔7-10天喷施一次,连续喷施2-3次。
可选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500~2000倍液,或20%粉锈宁乳油2500倍液,或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40%多硫悬浮剂500倍液,或50%硫磺悬浮剂300倍液,或2%武夷霉素水剂2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200倍液,或30%特富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12%绿乳铜乳油600倍液,或10%世高可湿性粉剂3000倍液,或40%杜邦福星乳油8000~10000倍液,或25%施保克乳油2000倍液,或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或47%加瑞农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60%防霉宝水溶性粉剂1000倍液等,每7~10天喷药1次,连喷2~3次。
种子消毒
用50℃温水浸种15分钟,或用1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拌种后再播种。
通过以上农业措施和药剂防治,可以有效控制胡萝卜白粉病的发生和蔓延,减轻其对产量和品质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