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铁锈病

青菜铁锈病是一种 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主要危害叶片的正反面,初期会出现铁锈状的病斑,后期病斑会连成片,导致叶片变黄枯死。该病害不仅影响青菜的生长,还会降低其产量和品质。

病害症状

叶片正面或背面出现针尖大小的淡黄色小斑点,后扩大为黄褐色至褐色疱疹斑。

病斑周围有黄色晕环,病斑破裂后散出橙黄色粉末(夏孢子堆和夏孢子)。

后期病斑变为黑褐色,破裂时散出暗褐色粉末(冬孢子堆和冬孢子)。

病害发生规律

锈病的发生与气候条件、品种抗病性、栽培管理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温在15-30℃时,相对湿度在80%以上,有利于锈病的发生和流行。

气温较低时,病害发展缓慢;气温过高时,病原菌的生命活动受到抑制。

连续阴雨天气也会加重锈病的发生。

防治方法

农业措施

选用抗病品种,淘汰高度感病品种,避免蔬菜连作或间作套种。

加强水肥管理,增强植株生长势和抗病能力。

雨后及时排水,降低田间湿度。

发病严重田块适时早收。

药剂防治

在锈病发病初期,及时喷施药剂进行防治。

可用20%的粉锈宁乳油或三唑酮轮换给植株喷施。

早期查找发病中心,喷药封锁,以后视病势发展和降雨情况,及时喷药。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防治青菜铁锈病,保障青菜的健康生长和高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