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菜来历
青菜,学名为Brassica rapa var. chinensis (Linnaeus) Kitamura,是 起源于中国的一种蔬菜。在中国各地都有栽培,尤其在南京和上海一带栽培最多。青菜喜欢冷凉的气候,具有较强的抗寒能力,对土壤要求不严格,适合生长在肥沃疏松、排水良好的向阳地。作为长日照植物,青菜在充足的阳光下叶色保持常绿,春化后在12~14小时的长日照条件和18~30℃的温度下会迅速抽薹开花。此外,青菜的叶片和种子都可以入药,具有清肺化痰、解热除烦、生津止渴等功效。
从植物学角度来看,青菜属于十字花科芸薹属白菜种,原产自中国。在古代,青菜被称为“葑”,这一名称最早出现在《诗经》中。到了汉代,青菜被称作“菘”,这一名称最早见于东汉时期张仲景的《伤寒论》。《正德江宁县志》引《埤雅》云:“凌寒不凋,有松之操”,说明青菜较耐寒,因此人们将其比作“岁寒三友”之一的“松”。
人工栽培青菜的历史至少可以追溯到三国时期。据《三国志·吴书》记载,吴国大将陆逊在与魏国交战时,为了保证后勤补给,曾“催人种葑、豆”,而张勃所撰的《吴录》则作“催人种豆、菘”,可知“葑”即“菘”也,这表明当时已有人工栽培青菜。南京地产的“菘”很早就以品质优良著称,据《南齐书·周颙传》记载,名士周颙曾隐居钟山,文惠太子萧长懋问他:“菜食何味最胜?”。
综上所述,青菜起源于中国,有着悠久的栽培历史和文化背景,是一种深受人们喜爱的蔬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