洋葱发芽后怎么管理好

洋葱发芽后的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种植

剥去洋葱的外层松散部分,露出芽来,同时注意不要损坏洋葱的根系。

准备合适的花盆和土壤,土壤必须具有保水保肥的性质。将发芽的洋葱栽种到土壤中,芽朝上,根朝下。

浇水

种植后如果盆土干燥,可以适度浇水,保持盆土稍湿润。

发芽期、幼苗生长盛期和鳞茎膨大期应供给充足的水分,但在幼苗期和越冬前要控制水分,防止幼苗徒长和遭受冻害。

收获前12周要控制灌水,使鳞茎组织充实,加速成熟,防止鳞茎开裂。

光照

洋葱需要充足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促进生长。将花盆摆放在向阳室内,以吸收适当的光照。

洋葱苗出土前,棚内温度白天保持在25-30℃,夜间不低于10-16℃。

施肥

洋葱在生长过程中需要充足的营养,适时追肥1-2次,主要使用速效氮肥。

出苗后结合浇水撒施速效氮肥,每亩施尿素10公斤。

越冬后返青,结合浇返青水,再施一次返青肥。

除草和松土

定期除草,防止杂草与洋葱苗竞争养分和水分。

结合每次浇水后进行松土,促进根系发育和鳞茎膨大。

病虫害防治

注意观察洋葱苗的生长情况,及时发现并防治病虫害。

可用600-800倍新高脂膜防治立枯病,每隔7-10天一次。

温度管理

洋葱苗出土后,温度过高会导致过度生长,因此需要适时调整温度,保持适宜的生长环境。

培土栽培

出苗后揭膜时,随着气温的升高,需要经常通风降温,并在苗行之间培育细土,保护根系,培育壮苗,便于移栽。

通过以上管理,可以促进洋葱的健康生长,使其茁壮成长并形成饱满的鳞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