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木耳呢

木耳,作为一种常见的食用菌,在中国古代饮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早在周朝时期,古人就已经开始采摘木耳作为食材。《周礼》中记载,国宴功臣时的32种美食中包含有“芝”、“堳”等,其中“爾”即是我们现在所称的木耳。在《礼记》中,也有如“木緬……皆人群燕食所加庶馐也”的记载,这里所提到的“木緬”也是古代木耳的一种称呼。

到了唐朝,木耳不仅成为日常美食,还被作为贵重礼品用来馈赠亲朋好友。不少文人墨客在诗词中对木耳表达了赞颂之情。例如,唐代文学家韩愈在《答道士寄树鸡》一诗中,将木耳赞誉为龙耳。宋代文学家苏轼和黄庭坚也有描写木耳的诗句。

木耳的食用方法在古代也有详细的记载。北魏贾思勰的《齐民要术》中,记载了“木耳菹”的制作方法,即取枣、桑、榆、柳树边生,犹软湿者煮五沸,去腥汁,出置冷水中,净洮,又著酢浆水中,洗出,细缕切讫,胡荽、葱白(少著,取香而已),下豉汁、酱清及酢,调和适口,下姜、椒末,甚滑美。

此外,木耳在古代医学中也有应用。早在汉代《神农本草经》中,就有关于木耳入药的记载。中医认为其性平味甘,入胃、大肠二经,具有补中益气,润肺补脑、健神强志、和血营养等功效。

综上所述,木耳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美食,还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药用功效,是古代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