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一词由来
馒头一词的由来有多种说法,但较为普遍的观点认为它最早出现在晋代文献中,当时写作“曼头”,大约在宋代写成“馒头”。
一种较为流行的说法是,馒头与三国时期的军事家、政治家诸葛亮有关。相传诸葛亮在征讨南蛮时,为了鼓舞士气,想出了用面粉加水捏成人头模样蒸熟,当作祭品来代替“蛮头”。这种面食逐渐流传开来,并因称“蛮头”太吓人,人们就用“馒头”取代。
另一种说法是,馒头起源于野蛮时代的人头祭,传为诸葛亮征孟获时所发明,形状为人头形,尔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变,逐渐改为禽肉馅。但中国人吃馒头的历史,至少可追溯到战国时期,彼时称为“蒸饼”。
此外,还有观点认为“馒头”一词应该是外来语,由佛经中的“曼提罗”音译而来。早期的史籍中,将“馒头”写作“公式头”“曼头”“馒公式”,直到后来才逐渐统一为“馒头”。
综合来看,馒头一词的由来与诸葛亮征讨南蛮的故事密切相关,可能是“蛮头”音译或变形的结果。同时,馒头的起源还可以追溯到更早的蒸饼,而“包子”一词则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并逐渐流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