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木耳怎么长的好
黑龙江木耳要长得好,需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条件:
选场:
选择背风向阳、地势平坦、日照较长、日夜温差小、靠近水源、湿度较大的场地。避免选择石角坡上、山顶上或浸水窝里作为耳场,最好选在有少量树林中,有花花太阳照为好。
选树:
能栽培黑木耳的树很多,除松柏树以外,其它树都可以栽培黑木耳。黑龙江主要以青杠树、桤木树栽培为主。树的大小一般以7—8年的树龄为好,直径一般在5—20公分为宜,但以10公分左右的树产量最高。
砍树:
砍树时间一般从叶老枯黄到新叶初发时间内砍伐,即冬至以后到立春以前砍的树。虽然木耳生长较猛,但后期产量不高,树皮容易脱落,对木耳生产有很大影响。
剃枝:
树砍倒后,不要立即剃枝,树枝叶可加速水分蒸发,使树杆含有适当的水份。一般要在砍倒后10天或半个月进行剃枝,剃枝要齐树杆,削平“铜钱”不要伤害树皮,以免杂菌浸入。
段木:
为了运输和管理方便,最好段成3尺长,可用刀或锯子锯成齐头。锯成段木后,堆在干燥通风的地方架晒,架晒的目的是为了使段木尽快死去,有利于木耳菌丝生产发育。若段木过干,必须经过浸泡,否则,菌种的水份很快就会被段木吸收,对木耳菌丝发育不利。
接种:
接种是木耳成活的关键工作,也是直接影响今后产量问题,所以接种这一环非常重要。菌种有枝条菌种和锯木屑菌种,枝条菌种是将枝条切成1.5cm长的小段,直径为1cm就行,适当添加米糠、蔗糖等,接着在瓶子中进行高压灭菌,接入母种,温度应该调整到25~28℃,培育一个月左右,菌丝就能长满瓶。
管理:
接种后覆盖薄膜保温、保湿,耳木整齐堆放在棚内,约7天后翻堆喷水,10天后检查定植率,若定植率低或发现有菌种死亡,去除杂菌后再补接菌种,每隔10天翻堆一次。翻堆时,须轻拿轻放,上下里外调换位置,共翻堆6次,依木头的干湿度来喷水,若覆盖薄膜要注意通风换气。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有效地促进黑龙江木耳的生长,获得优质、高产的木耳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