豇豆角坏
豇豆角在生长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多种问题,导致其品质下降或完全腐烂。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豇豆角烂掉的原因及相应的防治方法:
天气因素
晒干过程中出现酸味:在晒制干豆角时,如果天气不好,豆角容易吸收水分并产生酸味,影响口感和储存。
病害
霜霉病:叶片上出现灰白色霉斑,严重时导致豇豆角死亡。防治方法包括种植前药剂喷洒,保持湿度和通风。
炭疽病:叶片和茎部出现黑色小斑点,严重时引起豇豆角死亡。防治方法包括种植前清除病菌,定期喷洒药剂,加强通风。
灰霉病:叶片和茎部出现灰白色霉斑,严重时可能导致豇豆角死亡。防治方法包括保持通风和湿度,进行药剂喷洒。
细菌性疫病:幼苗叶子呈红褐色溃疡状。可用72%的农用硫酸链霉素粉剂3500倍液喷雾,或20%噻菌铜2000倍液喷雾防治。
根腐病:主根和侧根出现红褐色,茎基部褐变,产生腐败、凹陷,叶片枯黄,湿度高时出现白霉斑和枯萎斑。防治方法包括使用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等,并进行土壤改良。
斑病:豆荚表面出现黑褐色病斑,失去商品价值。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无病株留种,种子消毒,轮作,以及使用杀菌剂如碱式硫酸铜等。
虫害
豆蚜和 蚜虫:侵害嫩叶和茎部,导致叶片颜色变黄,生长迟缓。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发现后及时用药剂喷洒。
螟虫:侵害茎部和果实,导致果实出现洞,严重时可能导致豇豆角死亡。防治方法包括定期喷洒药剂,加强管理和通风。
环境因素
低温冻害:叶片向内卷曲、发白干枯,但不会烂。气温正常后可恢复。防治方法包括选择高燥地块,采用高畦深沟栽植,以及及时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高温多湿:田间湿度大,幼苗心叶营养不良、生长缓慢、矮缩。防治方法包括开沟排水,降低土壤湿度。
建议
选择健康种子:选用无病株留种,并进行种子消毒处理。
合理轮作:避免连作,与禾本科作物轮作,减少病害发生。
加强管理:保持田间湿度和通风,及时清除病株、病叶和病根,减少病害传播。
科学施肥:合理施用基肥和叶面肥,增强植株抗病能力。
及时喷药:根据病虫害种类和严重程度,及时喷洒相应的药剂进行防治。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预防和减少豇豆角烂掉的情况,保证其产量和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