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为什么会烂疙瘩呢

白菜烂疙瘩,也称为白菜软腐病,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性病害,主要影响白菜的叶柄基部、根茎部和心部。以下是白菜烂疙瘩的主要原因:

适宜的环境条件:

病菌适宜在温暖潮湿的环境中生长和繁殖,当温度在25~30℃、空气相对湿度在95%以上时,有利于病菌的繁殖和传播。特别是在白菜包心期,如果遇到降雨或露水增多,叶片基部在浸水的情况下,长期处在缺氧状态,导致病害大面积发生。

伤口和自然裂口:

白菜在生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伤口,可能是自然裂开的,也可能是病虫害咬伤的,或者是在田间管理时人为损伤或机械损伤。这些伤口为病菌提供了侵入的途径。

地下害虫:

一些地下害虫如地老虎、菜青虫等,在危害白菜时,可直接将病原菌接种到伤口上,而且虫害喜欢钻藏在白菜的心部,常常导致心部成为发病中心。

栽培管理不当:

如播种过早、地势低洼、施用生粪等均可引发病害的大面积发生。此外,长期连作、盲目早播和施用未腐熟农家肥时,发病较重。

气候因素:

久旱突涝、连续降雨和低温天气等气候条件,都可能导致白菜烂疙瘩的发生。积水无法及时排出时,潜在的细菌容易存活,使大白菜出现烂疙瘩现象。

品种因素:

白帮白菜相对青帮白菜不抗病,因此,在选择品种时,尽量选择青帮白菜品种进行种植。

施肥不当:

为大白菜追肥时,如果施肥不均或施肥部位不当,容易引发烂疙瘩。

综上所述,白菜烂疙瘩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环境条件、伤口和自然裂口、地下害虫、栽培管理不当、气候因素、品种因素和施肥不当等。要有效防治白菜烂疙瘩,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如选择抗病品种、合理施肥、及时防治地下害虫、改善田间排水条件等。